娑婆怎么念啥意思
娑婆念suō pó,意思是枝叶扶疏貌,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。
娑婆意为能忍、堪忍、杂脍,谓在这个世界的众生要忍受各种苦和烦恼,译自胡语。指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,也就是我们这个世界。《悲华经.卷五》:善男子,未来之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只劫,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只劫,后分之中,此佛世界当名娑婆。梵语界名音译娑婆、沙诃、索诃等。“娑婆世界”又名“忍土”,是释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。
佛教书籍对娑婆的记载:
1、《悲华经》:何名娑婆?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,亦名杂会,九道共居故。
2、《法华玄赞二》:诸菩萨等行利乐时,堪耐劳倦而忍受故;是三千大千世界,号为娑婆世界。
3、《探玄记四》:娑婆者此云堪忍,此中众生贪嗔痴等过,梵王忍之,故为名也。
4、《西域记一》:索诃为世界三千大千国土,为一佛化摄也,旧曰娑婆,又曰沙诃。
5、《玄应音义三》:正言索诃,此云能忍,或云堪忍,一言杂会世界。
娑婆怎么读
suō pó。
娑婆的拼音是suō pó,是梵语的音译,也译作索诃、娑河等,意为堪忍,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众生忍苦的能力相当强,根据佛教的说法,人们所在的“大千世界”被称为“娑婆世界”,教主即释迦牟尼佛。
娑婆有两层意思:一层意思是说“娑婆世界”的众生罪业深重,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,故“娑婆世界”又可意译为“忍土”,被称为“五浊世间”,是“极乐世界”的对立面,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,因此说“大千世界,无奇不有”;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,在污浊的“娑婆世界”中不懈地教化众生,表现出大智、大悲和大勇的精神。
娑婆造句
1、卫塞节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佛降生人间之日,佛陀在娑婆世界修证出一条智慧圆满光明的解脱之道。
2、他是释迦牟尼佛随侍菩萨之一,为补处佛,接替释迦牟尼将来于娑婆世界成佛。
3、为了要脱离这个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,我修心,念佛!
4、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,于怖畏急难之中、能施无畏,是故此娑婆世界、皆号之为施无畏者。
娑婆怎么读
娑婆读作:suō pó。
婆娑可见于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,原文如下: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毛传:婆娑,舞也。或可以见于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婆娑呕吟,鼓掖而笑。”又见于邹荻帆《高粱叶上的诗》:“高粱穗结出红双喜,高粱叶子舞婆娑。”娑婆是什么意思娑婆和婆娑容易混淆,前者是佛家用语,也译作“索诃”、“娑河”等,意为“堪忍”。
娑婆指的是“娑婆世界”的众生罪业深重,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,故“娑婆世界”又可意译为“忍土”,被称为“五浊世间”;又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,在污浊的“娑婆世界”中不懈地教化众生,表现出大智,大悲和大勇的精神。
婆娑例句:
1、昆明湖上春光明媚,波光潋滟,湖边垂柳婆娑,令人流连忘返。
2、她随着音乐婆娑起舞。
3、这里光影婆娑,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。
4、穿过婆娑的树影,给广阔的草原带来清幽的夜曲。
5、有那么一瞬间,悲伤之情油然而生,双眼婆娑。
6、它没有婆娑的姿态,屈曲盘旋的虬枝,也许你要说它不美。
7、夏天的夜静静的,婆娑的树影透过窗户,像梦一样铺满在洁白的地毯上。她伸出手,想把这些流沙梦握在手上。接下来,开始描写女主的外貌。
8、母亲是一棵树,一棵婆娑的树,她在我们纯真的世界里播下了希望。
娑婆怎么读
娑婆读:suō pó。
解释:
1、枝叶扶疏貌。
宋朝王禹偁《后土庙琼花》诗之二:“忽似暑天深涧底,老松擎雪白娑婆。”
2、从容优游。
元朝刘壎《补史十忠诗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万顷》:“卷怀经济具,娑婆洛中社。”
娑婆笔顺:
娑总笔画:10笔。1.丶(点)、2.丶(点)、3.㇀(提)、4.丨(竖)、5.ノ(撇)、6.丶(点)、7.ノ(撇)、8.ㄑ(撇点)、9.ノ(撇)、10.一(横)。
婆总笔画:11笔。1.丶(点)、2.丶(点)、3.㇀(提)、4.乛(横撇/横钩)、5.ノ(撇)、6.丨(竖)、7.乛(横撇/横钩)、8.㇏(捺)、9.ㄑ(撇点)、10.ノ(撇)、11.一(横)。